当前位置: 首页 > 季炜梅2023 > 本市信息 > 深耕科研赋能 共促专业进阶——温州市季炜梅名班主任送教工作室第十八次活动

深耕科研赋能 共促专业进阶——温州市季炜梅名班主任送教工作室第十八次活动

浏览量:12|发表日期:2025-09-12|来自:


2025年8月23日,温州市季炜梅名班主任工作室第18次研修活动在工作室钉钉群顺利举行。本次活动以“破界·创研——课题立项的全过程”为主题,特邀浙江省师干训中心规划办主任叶丽红老师作专题讲座,旨在提升班主任教育科研素养,增强课题申报的规范性与实效性,推动班主任队伍向专业化、研究型发展。工作室全体学员齐聚云端,共同开启了一场系统而深入的科研学习之旅。

一、专家讲座

在专题培训中,叶丽红主任紧扣课题申报的核心模块,围绕“研究什么、为何研究、研究哪些、如何研究”四个关键问题,系统梳理了从选题构思、文献综述、核心概念界定、研究目标与内容设计、研究方法选择到预期成果规划与团队分工的完整路径。

叶主任强调,高质量的课题申报必须坚持“问题导向”,选题应立足国家教育政策(如人工智能教育、新课标实施)、区域教改方向与班级管理现实困境,做到“小切口、深挖掘、有依据”。她指出,申报书的题目应简洁明确,清晰体现研究对象、范围、内容与方法,避免使用副标题或将核心主题置于次要位置。

“文献综述”环节,叶主任特别提醒学员,不仅要“综”——全面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,更要“述”——深入分析已有成果的异同、冲突与空白,从而确立自身研究的创新点与理论价值,避免简单罗列或概念堆砌。

针对一线教师常感困惑的研究目标设定,叶主任通过典型案例,清晰区分了“工作目标”与“学术目标”:前者聚焦实践成效,如“提升新手班主任沟通力与管理力”;后者追求规律探索,如“构建数字生态下班主任胜任力培养的‘模仿—内化—创新’三阶段模型”。她强调,目标必须用“行为动词+名词”结构具体表达,并与研究内容紧密匹配,确保逻辑闭环。

结合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,叶主任还以“数字生态下新手班主任胜任力提升”等案例,深入解析了如何将时代需求融入课题设计,如何构建“现状调研—行动干预—效果验证”的数据驱动闭环,以及如何通过技术路线图直观呈现研究框架,提升申报书的科学性与说服力。

二、学员分享


学员卢群

作为一个对课题申报一窍不通的小白,以前我总觉得课题是“专家的专属”,申报课题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事。可叶主任的讲座彻底推翻了我之前的胆怯,也让我实实在在摸到了课题申报的 “门道”。叶主任没有讲空洞的理论,而是手把手教我们写课题申报方案,不仅详细阐述了课题研究的全流程,包括选题、申报、实施、结题等阶段的核心要点,而且重点解析了课题申报书的撰写要求与注意事项。更让我的开眼界是叶主任对季老师省级申报课题的点评。她没有只说“好”或“不好”,而是拿着季老师的申报书逐条分析,让我在跟着一起修改的过程中清晰注意要点。


学员颜沁雯

这场培训强化了一个核心理念:课题研究绝非闭门造车的工作负担,而是驱动班级精进的内生引擎。其目标最终指向优化班级生态、服务学生成长、促进班主任专业能力迭代升级。“以研促育”、“以研促管”,探索基于现实、指向未来的智慧管理之道——这将成为我科研思维的根本指引。其中激发的探索欲与可落地的实操工具,将持续赋能我的班主任角色。我将努力将在培训中获得的启迪转化为实际行动,积极尝试梳理学生成长中的真实问题,精心规划下一步课题研究路径,让科研真正助力班级工作的提质增效。


学员谢小芬

在核心概念界定和研究目标设定上,之前我也是一头雾水。当叶老师给出 “提升中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学习活动设计及课堂评价研究”的范例时,我才明白核心概念需“直击本质”,尽量在标题就将课题的核心概念体现出来。研究目标也不能空泛,可以分为“工作目标”与“学术目标”。学术目标是阐述课题要探索总结什么科学规律,而工作目标则是阐述课题研究对教育工作的促进作用。如在“初一学生英语学习自信心培养”课题中,“优秀率达80%以上”是工作目标,而探索培养初一学生英语学习自信心的途径、方法则是学术目标。通过浅显易懂的案例,我学会了在课题中如何让目标落地。


学员叶海颖

主讲人还从另一个视角为我们指明了科研的方向与方法。她建议构建“观察-溯源-创新”的思维链条,积极参与学术讲座和跨学科研讨活动,不断拓宽学术视野。

主讲人特别指出,科研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,突破往往来自于“试错迭代”。这一观点让我深受启发。在科研过程中,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,但只要我们保持耐心和毅力,不断尝试和调整,最终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
 

季炜梅老师在总结中指出,教育科研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。她鼓励全体成员以此次培训为契机,善于从带班实践中提炼真问题、开展真研究、产出真实效,实现从“经验型”向“反思型”“研究型”班主任的跃迁。

本次研修活动内容扎实、案例丰富、指导性强,不仅提升了学员的课题申报能力,更深化了大家对教育科研本质的理解。未来,季炜梅名班主任工作室将持续聚焦班主任专业发展核心需求,搭建高水平研修平台,以科研赋能育人实践,助力区域班主任队伍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。